大家好,我家有娃正高三,人过四十依然欢腾,我是职场中年思考。
前两天和几个朋友吃饭聊天时,听到一句扎心的话:你都四十五了居然还在上班?这话一下把我扎的很清醒惶恐,咱明年也四十五岁了。
话题的由来是一个自己创业的哥们,原本在外企工作,现在已经五十多了,他说在他四十五岁的时候,有个朋友跟他说了这句话,他听后也觉扎心但后来认真思考并清醒了许多,开始自己创业做点小生意还兼职做个保险,再然后原来企业果然也不行了,亏得他及早转身创业。
别误会,我可没有让大家现在这个阶段自己去创业的想法,只是提醒大家四十五岁左右对职场人士真的是个坎,咱要提早思考早做准备而已。
当然这个话题可能不适合部分读者,比如医生,经历的病例多,越老越值钱;比如律师,办案经验越丰富,胜率越高,知名度也高。
但对于各类企业里的普通员工来说,是适合的。仔细想一想,我见过五六十岁的看门老大爷,看过五六十岁的保洁阿姨,见过五六十岁的董事长和总经理,但你见过几个五六十岁的普通企业员工吗?四十五岁,离五十岁还有多久呢?
八零后退休都延迟到六十三岁了吧?各位,这不是说我们可以在目前岗位上干到六十三岁,而是要到六十三岁才可以拿退休金,这中间我们永远要面对职场的风云变幻。
如果一直要面对职场风云变幻,我有什么特点让我具有不可替代性呢?
假如我没有不可替代性,没有那种这个工作离了我就不行或者换其他人来做成本会更高,那老板为什么不把我换掉用更便宜更有活力的年轻人呢?
残酷吗?没办法啊,市场对企业也很残酷啊,看看新能源车企有多少已经倒下了?企业也要在市场上适者生存,我们作为个体在劳动力市场也要适者生存,赶紧的想想或者修炼我们的不可替代性吧,实在挖不出来的话,就提前考虑一下你还能干什么?
开滴滴?据说已经已经完全饱和了,我之前还写过一篇滴滴小哥的文章毕业来城里开滴滴的小哥,考虑一下咱这老腰能否受到了这个罪。
送外卖?巧了,写过两篇小哥拄拐送餐,是平台的吸引还是算法困境?震撼,骑手小哥中走出了一位人大代表,五位全国劳模有拄拐送餐的,也有送成劳模和人大代表的,看上去比开滴滴好一些。
自媒体?不管视频号还是公众号,现在是个非常卷的赛道。我自己纯凭兴趣已经写了两个月,第一个月日薪五毛,第二个月已经暴涨为日薪两元,就算第三个月继续暴涨成日薪十元,好像也不能做为一个养家糊口的全职工作呢。
又绕回来,好像还是在现有工作中挖掘自己不可替代性更靠谱,多观察优秀同事的经验,看看做到高管的和成功退休同事的案例,想想怎么结合自己特点把不可替代性和晋升可能性再挖掘一下。
另外AI时代的来临对各行各业未来都可能带来较大冲击,公司想继续用我但公司自己撑不住了呢?看来副业自媒体还要坚持写着,有可能的话以后视频类的也可以学学,老读者可能注意到我开篇第一句话多了一句“我家有娃正高三”,未来考虑记录一下娃高三这年的历程,与同样是高三的家长们互相打气互相鼓励一下。
各位朋友,如果你也接近四十五岁且有成功转型经验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经历,如果你还年轻,那就提前准备早日让自己具有不可替代性吧,这样哪天你听到“你都四十五岁啦,居然还在上班?”这句话也会很从容淡定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