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资源整合”
大部分熟悉段永平的人其实对他的生平是比较了解的,从最初广东一家小公司的员工到一个濒临破产的厂子的负责人,进而逐渐有了小霸王和步步高,以及后来的蓝绿两个手机厂和一些其他的公司。 而段永平本人也早在很多年之前就功成身退,鲜少活跃在企业界。 可就算是退隐之后的段永平,仍旧在新的赛道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那便是成为了一位职业投资者。 那么,是什么驱使段永平实现从打工者到投资者的蜕变呢? 段永平:理性、想长远、想本质的思维习惯。
① 理性:可量化的思维逻辑代替情绪 在段永平看来,投资这件事的本质就是将一个两块钱的东西,一块钱卖给你,这便是投资。而真切实现这种境界的基础,必然是理性。 芒格也一直在很多的场合之中提及到自己成功的核心要义便是理性,当然这里的理性不仅仅是对自己情绪的控制,还有很多其他的要素在其中。 而站在投资的角度来看,量化的理性思考可以对企业的价值进行一个相对完备的判断,一切的根源是合理的预估,而并非是胆量和运气。 更何况市场每天都是在散播情绪,真正的投资者需要在这个过程之中紧盯企业的未来净现金流。当其价格下跌的时候,价值投资者首先应当是检查自己是否真的错了,而不是优先考虑情绪。 打工人其实也是如此,理性判断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否,永远是做对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对。 ② 想长远:用时间杠杆放大价值判断,对冲短期风险 无论经营亦或者投资,核心的追求应当是“长期价值”。这其中涉及到一个舍与得的问题,很多时候工作会成为鸡肋,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。 从打工者到经营者,这个过程首先就是一个很大的认知门槛。按照《人类简史》所言,人最初的生干活状态还是采摘和狩猎为主的,这其中有很多的不确定性,但是也有很大的收获,这其实和创业的状态很像。 只是伴随着农业社会的发展,我们也都被小麦一类的农作物驯服了,开始依赖于一个类似二十四节气一样的历法,进而影响到我们实际的人生。 故此,大部分人会觉得自己需要按部就班发展自己的人生。可事实上,赚钱这件事并非是线性上升的,往往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赚到了一生来用的钱。 当我们拥抱了短期的所谓安全,换取的便是长达一生的失败(这里的失败只是相对于成功而言)。 放长远看,或许许多短期自己头脑中所假想的风险,算不上风险。 ③ 想本质:经营自己,经营企业与经营投资 人生是一场盛大的资源整合舞台剧,从出生到死亡,我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,不同的角色利用自身的优势来一步一步完成杠杆式的跳跃。 每个人都是在经营自己,年轻的时候是在收集很多的线头,等到自己三十多岁之后,逐渐用这些线头织成衣服。 而将线头织成衣服的过程,就是一个资源整合的过程。 经营者需要判断自己如何能够实现企业自身资源的利用最大化,投资者需要考察的也是被投资的企业自身的资源利用效率。 这一切的本质也都是相通的。 真正达到某个境界的瞬间,可能我们视线之中所有的人事物,都会成为资源整合的一部分,这才是真正的人生的投资者,也是跃升的秘诀之一吧。 - FIN -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