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AI炒股半年跑赢大盘40%? 这不是梦! 2025年散户圈正疯传一套“量化选股密码”,靠DeepSeek模型筛选出的股票组合,年化收益高达46.2%,最大回撤却仅22.1%。 它把技术指标、资金动向、政策热点统统塞进算法,3秒生成高胜率股票池。 连小白输入一句“MACD金叉+北向增持”,都能自动输出交易策略。 今天手把手拆解这套“金字塔模型”,学会你也能让AI当免费操盘手!
市场里90%的散户亏钱,真不是技术差! 信息爆炸时代,你还在手动翻财报、画K线,机构早用AI每秒扫百万条数据降维打击。 DeepSeek的强项是把40多维度数据,从北向资金突增5000万到政策关键词触发,全塞进算法,专挖人眼看不透的机会。
想复制高收益? 先过“基础流动性筛选”这关。 日均成交额>5亿、换手率>3%的股票才值得看,僵尸股直接踢出局。 流通市值卡在50-500亿之间,太小易踩雷,太大涨不动。 股价>5元这条别嫌土,低价股多是价值陷阱。 这层直接淘汰80%标的,工作量先减八成。
趋势强度是赚钱的骨架。 均线必须5日>10日>20日多头排列,股价站稳20日线超3天,才算趋势成立。 MACD绿柱连续3天放大是加速信号,但RSI别超70避免接盘侠。 最近5天振幅>15%的票更活跃,布林带突然张口到历史80%分位,往往是大行情前兆。
跟着聪明钱走才能吃肉。 主力资金连续3天大单净流入>2%,或是北向持仓周增超20%,都是硬核信号。量价关系上,量比>2.5且当日成交量是5日均量2倍,说明资金真正冲锋。 L2数据更好用:买一挂单量是卖一3倍以上,或涨停封单超流通市值1%,大概率还有第二波。
事件驱动像行情催化剂。 政策类看板块3天内出2次以上利好,比如“AI芯片补贴”一出,液冷服务器板块单日10家涨停。 公司类盯业绩预告净利润翻倍,或签下超上年营收20%的大单。市场情绪看龙虎榜:机构席位净买入的票,往往被游资接力爆炒。
风控是活命底线。 财务健康看负债率<60%、商誉/净资产<30%,避开暴雷股。 交易风险要近20日最大回撤<15%,质押比例<20%。 宁可少赚,别踩大坑。
五大因子权重动态调整才科学。 趋势因子占30%,资金因子占40%,事件因子20%,风控因子10%。 市场突变时,系统自动降仓位:比如波动率>25%时,砍动量因子权重,加低波动防御品种。 每季度还按行业景气度调参数,2025年Q2就猛加政策因子权重。
行业中性化处理防偏科。 按申万一级行业分组打分,保证各行业入选比例≤15%。 这样AI不会全押AI芯片或新能源,组合更抗轮动。
回测数据证明确实能打。 2020-2024年传统模型年化收益28.7%,这套模型干到46.2%。 最大回撤从-35.4%压到-22.1%,月度赚钱概率从63%提到75%。 实盘案例更硬核:有人用“量比>3倍+换手率5%-25%”筛出中小盘活跃股,半年吃下80%涨幅。
但记住:AI只是工具。 政策突变或黑天鹅时,人工必须干预。 某用户曾靠模型抓到浙江东方QFII溢价12%大宗买入,但次日发现散户接盘折价减持,立马止损躲过暴跌。
实操极简单。 电脑端输“生成MACD底背离+金叉选股公式”,直接导出通达信代码;手机设“破5日线自动止损”,24小时盯盘。 政策热点用“中央财政支持+渗透率<10%”关键词,秒出储能等黄金赛道清单。
警惕模型陷阱! 前视偏差(误用未来数据)、幸存者偏差(忽略退市股)必须人工复核。 日成交<1亿的票别碰,庄股分时图、大宗折价减持都是AI标注的高危信号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