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散户乙《从冲浪到潜水》(高度集中买2支股票,赚了几个小目标)
说起散户乙,他有一个主要的投资理论是:中期目标是投资十年,靠分红收回投资。长期目标是投资二十年,一年分红是当初投资额的一半。当然,前提是判断出这个行业长期存在、业务简单清晰、现金流充沛、愿意高比例分红回馈股东的优秀公司,且这个公司可以持续盈利。
如果达到这几个标准就值得买入,正是靠这个理论,在2013年他买入泸州老窖而没有买入茅台,原因是泸州老窖的分红率约为5%远高于茅台。
散户乙成长经历:
出生于60年代初,80年代末大学毕业后辞去公职,1990年去深圳,很快就入股市,当时投入两万块,他说是在大连天津街业余时间摆摊赚的。(那可是80年代呀!)
他投资大概分为五个阶段,第一阶段,1991~2001年,当时主要精力没在股市,稀里糊涂赚了点钱,大概陆续投资20万或者40万,记不清了,但最后账户应该有60多万。
第二个阶段,2001~2005年,2001年卖了套房(基本是深圳最低价)投入股市,当时账户合计大概120多万,到了2005年,亏得剩下40来万,当然依然以工作为主。
第三阶段是2005~2008年,赶上大牛市,2008年清仓转到银行理财大概500万。(太牛了)
第四阶段是2008年~2013年一直空仓,绝大部分资金离开股市长达五年,并潜心学习研究巴菲特。
第五阶段是2013~至今。
2013年,在白酒行业黑天鹅之际,散户乙用股权思维,分批买入泸州老窖,从26元一直买到15.8元,期间卖出两套出租房,并坚持分红再买入,一直持有到2021年3月。
持有期间,老窖经历过两次腰斩,基于对优质股权的信心和波动不是风险的理念,获得了巨大的回报。
2021年,在白酒股抱团疯涨,收益率越来越低时,他在300左右卖出一半泸州老窖,买入净资产价格以下的中国神华持有至今。
这,又是一次华丽转身,相同的是都是基于分红率高的原则买入的,2013年——2023年的10年间,他保守获得了大约30倍的收益,赚了几个小目标。
2023年底到2024年9月,在高端白酒大幅调整之际,他开始买回抛出去的泸州老窖,并买入茅台、五粮液,“如意算盘”是争取富两次。
散户乙的高度集中策略给他带来了巨额回报,所以,分散是平庸助推器。
首先,散户乙智商挺高,80年代的大学生含金量非常高,家境应该也不错,不然就去读中专了,毕竟当时的中专学费全免还包食宿,分配的工作也非常好。
起码在我们这,有不少大领导都是中专出身的。
说明散户乙是具备一定的商业常识的(所谓常识就是平常人没有的知识),不然不可能利用业余时间,靠摆摊赚了2万块,那时候的万元户都非常了不得。
当时,大米约0.17元/斤,猪肉约0.95元/斤,教师以及普通公职人员工资100多元,也就是说,散户乙靠摆摊赚到了公职人员10年的工资。
换言之,以这样的能力,即使不买股票,做生意也能取得不错的成就。
散户乙一看,摆摊可比上班强多了,在解决了基本的温饱,也有一定的资本积累的时候,听说深圳机会多,辞掉公职下海完全没压力呀
91年散户乙接近30岁,带着摆摊赚来的2万块,投入股市,在证券部门口买油印的技术分析的小册子,当时他不知道巴菲特,40岁时对投资还是懵懵懂懂,赚点钱如瞎猫碰上死耗子。
从这段经历可以看出,散户乙起步并不好,与巴菲特一样,起步都是沉迷于图表的技术分析。
这里我之所以没有说技术分析是错的,是因为对世界的敬畏,远的不说,近看,就有不少人依靠量化投资取得了非常好的投资收益率。
如今,不少悟性高的年轻人,早早了解了投资之道,在互联网的加持下,明白了各种投资模式和道理,正确的投资时间越长,复利的威力就越大,我们这代人未来将超乎想象
散户乙起步仅2万块,还是走在一条错误的道理,这里说的是相对于他来说。直到40岁才知道巴菲特,接近50岁才领悟价值投资,最终获得了巨大成功。
而我们初入股市的钱比散户乙大得多,而且是抱着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正确理念入市,对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信手拈来。比散户乙可强太多了,没理由对未来悲观嘛
诚然,投资光有正确的理念不够,还需要运气的加持,即使运气不如散户乙,赚不了几个小目标,赚1000万还是大有可为的嘛,也可以过得相当不错。
在散户乙的第一个阶段1991~2001年,由于时代的因素,技术分析,加上散户乙对生意懵懂的理解,依靠三四十万的本金,最后总金额达到了60多万。
这里要注意,散户乙此时还不具备依靠股票实现生活富足,加上他此时主要精力也没在股市,他是靠工作积攒了30多万的本金。
当投资不能让生活无忧的情况下,一定要依靠生活赚取本金,本金越大,复利效果越强。
第二个阶段2001~2005年,2001年卖了一套房投入股市账户合计120多万,说明散户乙起码两套房以上,加上60多万的现金。
这也印证了我前面说的,散户乙就算不买股票,依靠工作依然可以获得成功,2001年的几百万资产,可以说已经是普通人的天花板了。
在这个阶段的股票投资不太顺利,可以说还没摸到价值投资的门槛,从120多万,亏到40来万。
第三个阶段2005~2008年,赶上至今还没超过的大牛市,2008年清仓时转到银行理财大概500多万。
这500多万,我的理解不是40万翻了十几倍赚到的,期间大概率有大量新增资金的增加,因为以散户乙工作的能力,获得大量现金流的问题不大。
在这个阶段我困惑的是,为什么散户乙可以在股票高点义无反顾的清仓,将钱转入银行理财,远离股市5年,潜心学习巴菲特。
或许是在这个阶段,散户乙已经摸到了价值投资的门槛,知道了巴菲特并且认可了巴菲特。
当市场极度高估时,学习巴菲特当发现市场没有东西可买时,解散合伙基金,而散户乙的做法是清仓。
说明散户乙对市场的认知是非常高的,只是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投资体系,远离5年潜心学习,这份定力无人能及。
在第四阶段,经过5年潜心学习巴菲特,散户乙已经彻底明白了买股票就是买公司,找到有护城河的公司并长期持有,依靠分红收回本金,那其他的就都是赚的。
通过比较,散户乙发现高端白酒有很深的护城河,加上2013年估值极端非常便宜,仅依靠分红10年多一点就能回本,当好公司遇上好价格,重仓买入。
他没有完全学习巴菲特单个股票仓位限制在40%,散户乙此时是重仓单吊一只股票,如今来看,散户乙单吊无疑是对的。
这也说明散户乙不是一般人,单吊一只股票回报大的同时,可能波动也巨大,泸州老窖的两次腰斩都意味着散户乙的财富缩水一半,一般人有这种心态吗?
在第五个阶段,我觉得散户乙的悟性非常高,没有盲目学习巴菲特的死了都不卖,在泸州老窖股价300块,市盈率高达70~80倍的时候卖出一半。
投资就是比较,300股价的对应的是大约1.4%左右的收益率,分红率将在1%以下,远低于无风险收益率。
于是,散户乙又去寻找高分红率的股票,通过学习《投资最重要的事》第二层思维找到了中国神华,获得了翻倍的收益。
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第二层思维。
第一层次思维:碳中和下,中国要大力发展新能源,限制煤炭的使用,神华的前景是黯淡的。
第二层次思维:虽然碳中和,但是中国的能源需求还会增长,中国的能源资源是煤炭资源丰富,煤炭作为能源的压舱石基础不变。
只是在能源占比中会减少,神华作为中国资源禀赋最好的央企,而且煤电运输一体,其经营反而会具备持续的稳定性。
另外他的大股东是国家能源,神华已经和大股东在开展新能源的投资基金建设,未来也不能说没有新能源业务。
散户乙的投资故事就像一部精彩的连续剧,充满了逆势布局的智慧与长期坚守的耐心。
他的核心策略可以总结为:在行业低谷时,重仓买入业务简单清晰、现金流充沛、愿意高比例分红回馈股东的优秀公司,并通过长期持有和分红再投资,让复利成为财富增长的强大引擎。
好了,散户乙的故事就先分享到这里
页:
[1]